- 杨霞;高楠;
农村物流作为联结城乡双向流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农村物流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短缺、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024年13期 v.47;No.373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邵梦娇;李存芳;王琪;
物流产业是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被称作企业的“第三大利润源泉”,对物流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系统评价,是推动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系统工程学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2022年中国131家物流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构建评价体系,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2022年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总体财务业绩表现不佳,行业发展不均衡。研究建议:我国物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加大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
2024年13期 v.47;No.37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1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雅歌;张文政;
党中央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对于高排放的物流业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当前,在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中,还存在着农产品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要从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管理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保障,积极研发和广泛利用绿色物流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这些路径来实现低碳以及可持续发展。
2024年13期 v.47;No.37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郭莉莉;李建平;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现代物流向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文章充分考虑国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要求、甘肃省生态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在低碳经济视域下探究甘肃省绿色物流体系优化路径。得出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甘肃省发展绿色物流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低碳环保理念没有贯穿绿色物流发展的全链条,绿色物流的监管力度薄弱,物流的绿色循环流通体系不完善,甘肃省发展绿色物流的驱动力不足等。最后提出低碳经济视域下甘肃省绿色物流体系优化路径有将低碳环保理念贯穿现代物流发展的全链条,以低碳经济为目标推进多主体监管格局,完善物流的绿色循环流通体系,提升绿色物流发展的驱动力。
2024年13期 v.47;No.37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陆一可;祝锡永;
由于目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状态,对于其供应链的监管还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为了使政府政策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文章将设计一个针对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溯源系统,并设计了溯源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和流程,搭建了区块链架构。方案实施将会带来一些正面效益,但也面临较多困难,有待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推进系统建设和行业发展。
2024年13期 v.47;No.37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梦影;杨中华;
外卖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一直是外卖配送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由于配送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的占比,所以至今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提出外卖配送路径优化相关的目标及算法的改进以提高配送效率。为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针对外卖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时间窗、取送要求、随机性、开放型等特点特性,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外卖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从优化目标和优化算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对外卖配送路径优化领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4年13期 v.47;No.37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跃;
共同配送有利于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科学合理的共同配送运作模式选择是提高配送效率的关键。可采用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有基于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共享”、众包分发和“村镇电商集配站+智能自提柜”运作模式。为了保障共同配送运作模式的顺利实施,需加大对农村物流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优化县乡村等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设置,打造村级物流集配站组建共同配送联盟,培育现代农村专业物流人才。
2024年13期 v.47;No.37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下载次数:8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晓燕;毛子荐;宋辞;刘昭凡;
军民融合是当前航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由国有军工企业与民参军企业构成的军民融合供应链成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民参军企业嵌入军工供应链将重构传统军工供应链体系,传统军工运作模式已无法适应军民融合新发展需求,军民企业构建战略合作关系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目标的关键。以四川省航空制造业军民融合企业为例,梳理军民融合背景下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军民融合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传递受阻、军民技术通用化发展难度大、民参军企业能力不足、合作不对等,提出对涉及民参军企业的航空制造业供应链环节开展建标、分析、优化的持续改善流程,从军民企业合作关系、信息协同共享、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提出军民融合供应链优化的具体策略,并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
2024年13期 v.47;No.37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霆;王茂春;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加速国内旅游业和物流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自主可控的旅游物流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发展旅游物流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剖析了旅游物流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布局旅游物流设施、建立旅游物流供应链信息平台、发展服务型旅游产品制造业、以景区旅客服务中心为核心向物流业延链补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国内旅游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2024年13期 v.47;No.37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郜振华;沈晋弘;周春柳;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推广,产品服务系统(PSS)越发受到各国制造商的重视,且产品服务供应链的应运而生对于服务制造商针对供应链的管理更是呈现出良好的势态。产品服务供应链绩效的评价对具体的决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文献大数据支持下,基于软件CiteSpace的文献数据可视化功能,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和关键词节点信息等方式,构建了关于产品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验证了该指标构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国内XX公司为案例,对体系中各指标重要性进行了判断。
2024年13期 v.47;No.373 99-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智聃;傅志妍;黎娇;
针对疫情背景下同时考虑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零售商的订货策略和供应商的期权定价策略。研究表明:零售商存在最优现货订购量和最优期权订购量,最优现货订购量是期权执行价的增函数,最优期权订购量是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且最优现货订购量的增幅小于最优期权订购量的减幅。零售商的期望利润是期权执行价的减函数,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是期权执行价的增函数,且供应商利润的增幅大于零售商利润的减幅,故供应商可适当增加期权执行价,并通过共享供应链系统增加的利润来补偿零售商,实现合作共赢。另外,疫情风险会减少产品订购量,且对供应链各方收益均不利,可通过开辟基于互联网的送货上门、智能快递柜自提等少接触的营销渠道来增加收益。
2024年13期 v.47;No.373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莎莎;
面对瞬息万变的技术市场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制造业供应链正经历着艰难的考验。供应链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整合必须通过供应链来实现。为了构建高效的供应链,提高其竞争力,不仅需要依靠创新技术,更需要构建一个全生态、全链条的协同平台。文章通过阐述甘肃省制造业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背景、面临的机遇及发展方向,分析甘肃省制造业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甘肃省制造业闭环供应链体系并给出运行保障措施。
2024年13期 v.47;No.37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妍;
全渠道模式下供应链协同发展是企业在多渠道销售环境下的重要路径。该模式要求企业整合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建立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加强供应链伙伴关系,优化物流网络以及提升顾客体验与服务水平,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增强运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由此,特色农产品应重视全渠道模式发展,促进产业供应链的协同,完善产业供应链运营管理。
2024年13期 v.47;No.373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铁宝;李桂娥;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山西省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将从数字乡村战略的背景出发,分析山西省农产品智慧供应链的现状和创新发展,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13期 v.47;No.373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华;周益飞;
考虑在突发事件的背景下构建制造商与零售商关于引入锁鲜绿色包装新技术后生鲜产品销售决策的斯塔科尔伯格博弈模型,同时兼顾新技术为零售商节省的货损成本,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决策目标,在集中决策、分散决策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间引入收益共享契约这三种的不同决策模式下进行各项最优值的求解并进行数值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决策模式,除生鲜产品的基础市场需求外其余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产品绿色程度等指标都随着产品新鲜度的提升而增大,表明供应链的绿色化发展符合各方的直接利益诉求,值得推广。
2024年13期 v.47;No.373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惠珍;朱亚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筹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以能力提升为主线,探讨了基于能力提升的运筹学课程本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在本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考虑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方式的完善,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实践验证,本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运筹学知识,同时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2024年13期 v.47;No.373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连晓娟;王磊;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物流工程》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理论知识繁多、专业性强、实践性较强等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近年来,OBE教学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物流工程》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对《物流工程》课程的特点以及OBE教学理念的基本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结合OBE教学理念的相关内容以及《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情况,从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实验室设施结合仿真软件、合理融入课程思政等角度出发,分析《物流工程》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情况。
2024年13期 v.47;No.373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娜;刘峥;
基于“双碳”重要目标实现与物流行业发展转型的人才需要变化,通过对绿色物流,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进行前沿热点追踪与共现聚类分析。得出绿色物流研究变化特点与教学改革热点,设计了物流管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分化。为改进培养高素质绿色物流人才的实践教学路径,优化绿色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和启发,助力增强绿色物流发展内生动力。
2024年13期 v.47;No.373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红萍;童瑞;杜宇能;
针对传统《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滞后且过于理论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较为乏味、单一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等问题,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切入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对《互联网金融》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增加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2024年13期 v.47;No.373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健;张丽岩;崔玉玉;
在智能化、网联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导致高校教师理论和实践技能遇到新的挑战,因此交通智能技术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据此,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高精度地图的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现状,随后围绕该新型技术对人才的需求探讨了该专业教学领域师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给予了建议和意见,为更好地构建以高精度地图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提供借鉴。
2024年13期 v.47;No.373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雪;刘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数据时代,物流行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而很多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缺乏实践性、应用性,当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文章将基于CDIO教学理念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教学展开探究分析,以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思路重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2024年13期 v.47;No.373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广思;马建新;宋明珍;闫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值得探索。文章结合新疆财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探讨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研究学科竞赛嵌入下的学生能力提升策略,提出要加强学科竞赛与课程培养的有效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指导规范、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2024年13期 v.47;No.373 164-16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梅;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多能力、跨学科、复合型。文章提出了“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的高职物流“知行创”三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培养出懂设备使用、懂流程规划、懂投资回报和懂现场管理的物流人才,为高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了有益建议。
2024年13期 v.47;No.373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汤云峰;李细霞;肖颖;
通过对“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流课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MOOC和SPOC平台的引入,扩大了课程受众,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翻转课堂则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将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年13期 v.47;No.373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娜;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智能技术与智慧教学深度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核心特征是强交互性。文章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新诉求,在对《配送中心运营管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困扰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高效互动教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以便更好的应对复杂又多样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技术三者之间的全方位、高效互动。
2024年13期 v.47;No.373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生;张良卫;丁红;周淑妍;
为了切实掌握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现状,随机抽取了30所代表高校,对其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问卷数据显示,高校思想层面上认识到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初探式的增加智慧物流方向相关内容。同时,多数高校也初步开设了智慧物流方向相关课程并提供了相关政策支持。但是,多数学校具有人工智能相关背景的物流老师占比较低。截止问卷调查时,多数高校学生以传统物流岗位实习为主,高校对智慧物流相关方向实习岗位的需求强烈。为了填补智慧物流人才的缺口,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智慧物流人才,大湾区高校应该着重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团队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优化。文章结论为高校开展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持和意见建议,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智慧物流提供数据提供参考。
2024年13期 v.47;No.373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6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慧;
“1+X”证书制度是国家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需求变化而出台的一项职业教育改革重要举措,在引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作为物流“1+X”证书的首批试点专业,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物流专业对“1+X”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的应用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四年试点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文章首先梳理了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试点“1+X”证书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试点经验,探讨了高职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与优化路径,希望能为其他专业试点“1+X”制度提供“先行者”经验。
2024年13期 v.47;No.373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